欧宝体育下载

「菁英观点」2024年投资展望:摆正预期从“新”出发

信息来源:欧宝体育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12 01:22:20


  纳斯达克指数在美元加息背景下依然创下了最佳的市场表现,A股和港股表现垫底。

  2023年是极度分化的一年,题材股与红利股的牛市,权重股与基金重仓股的熊市。2023年上证指数在2850-3400点区间震荡,上证综指-3.7%,上证50指数-11.73%,沪深300指数-11.38%,中证500指数-7.42%,创业板指-19.41%,科创50指数-11.24%。北证50指数+ 14.92%。板块方面,通信、石油石化、电子、计算机等涨幅居前,美容护理、电力设备、房地产跌幅较大。

  今年表现最好的领域是人工智能,随着年初ChatGPT引爆AI人工智能革命,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及应用,通信、计算机、传媒以及电子领域出现了众多涨幅翻倍的股票。另外,华为作为国内的科技之光,推出MATE60和问界M7,引领了下半年的科技主题。与多数机构年初预测中国疫后复苏、美国经济下行相反,今年上演了中国经济下行、美国经济强劲,并且继续加息的情景。在此背景下,高确定性成为市场追逐的目标,高股息红利股持续走强,已连续3年跑赢大势。

  资金层面,今年的显著特点就是存量博弈,轮动加快,波动加大,具有交易博弈思维的人今年获利颇丰。另外,就是外资撤离,尤其从8月中旬慢慢的出现港股通开通之后最长的持续净流出,一方面跟美元升值有关,另一方面是中国二季度的增长确实大幅低于预期。存量格局下,今年博弈异常激烈,很多身边朋友感叹,这是入行30年来职业生涯最难的一年。机构投资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年内全市场基金发行规模合计1.05万亿份,创下近五年新低,平均发行份额8.84亿份,创历史新低。依据数据,截至12月26日,2023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到了256只,创下近五年(2019年以来)新高。其中,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清盘数量达61只,为公募基金业1998年肇始以来最高纪录。

  股市“投资者导向”文化生态建设启航。痛苦代价背后的所得,就是股市生态从过去的融资市逐步导向投资者文化。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长期资金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8月27日,证监会发布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要求,根据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的30%,控制股权的人、实际控制人不可以通过证券交易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内幕信息交易等行动在积极推动。A股过去缺位的投资者文化生态建设已经拉开帷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上市公司质量,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的政策正把各方长期利益绑定在一起,A股的生态将展现勃勃生机。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才是中国长牛的基础,一切已经开始!

  总结2023年,新技术革命喷薄而出,经济总量下台阶,中长期信心低迷;市场牛熊并存,股市投资者导向文化建设启航。

  讲到中国经济未来变化趋势,绕不开的话题一定是房地产。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公司,房地产就是第一主业,它关系着中国最大权重的投资和消费。先看一下商品房销售面积最近3年变化趋势,我们就能明显感受到经济的温度,2年时间降了38%。需求端,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负增长,2023年人口减少300万,住户居民存款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供给端,今年最大的地产新闻就是前50家地产公司中一半以上债务暴雷,典型代表如恒大、碧桂园,筹资端问题也延缓了商品房的销售。

  那么明年地产能不能稳住?借用高善文博士的结论,中国长期房地产投资的中枢也许会在8%左右,至少不低于7%。而从当前房地产投资的绝对水平来看,2024年,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会跌破6%,也许会跌到5.5%、5.7%的水平。如果将7%作为合理中枢的下端,那么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毫无疑问已经明显低于它的长期合理中枢。我们大家都认为中长期不用太担心,地产下调后会回到一个稳态,但是明年因为大家对未来预期变悲观,以及下跌的惯性,预计明年还将承压,但是相比前两年的跌幅,将显著趋缓。

  明年“三大工程”建设将成对冲地产下滑的关键项目,这个需要着重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或是房地产稳中求进的主要抓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地产的表述总体延续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视同仁满足多种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另外,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很关键,关注2024年财政扩张力度,增量大多数来源于中央财政。2023年四季度增发一万亿国债,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释放了中央财政发力的信号。2020年是财政明显扩张的年份,财政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3.75万亿,比2019年增加1.6万亿元,这两项合计扩张3.6万亿元。而2023年的财政力度是先小后大,年初财政赤字仅较前一年小幅扩张5000亿元,新增专项债扩张1500亿元,但四季度追加一万亿特别国债,使得全年财政较2022年扩张约1.65万亿元。财政扩张的力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走势波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区分化不断加剧,预计全球经济提高速度将从2022年的3.5%下调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远低于2000—2019年的中等水准3.8%。在经济降速背景下,有限蛋糕争夺变得更激烈,长久来看,中美脱钩是大趋势,但是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让彼此渗透非常深,所以短时间之内的完全脱钩几无可能,我们应该直面的是未来结构变化的趋势。从下图我们显而易见,我们对美国及其盟友出口比重在逐步降低,而对新兴市场的比重在提升,这个趋势将延续。

  回顾过去几年出口变化,2021年,我国疫情防控领先、生产率先恢复,出口链比较优势凸显,占全球份额升至16.4%的历史高点;2022年疫情替代效应逐渐回吐,我国出口份额降至15.9%左右。2023年4月以来,我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8个月处于50%以下,1-11月出口同比-5.2%、较上年末一下子就下降10.8个百分点。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1-11月我国对欧盟、东盟、美国出口增速分别为-11%、-5.5%、-13.8%,对我国整体出口增速形成不同程度拖累。

  从长期大国博弈角度,我们出口面临长期结构调整的压力;从明年短期角度,因为经济提高速度的下滑,出口也难言乐观,美国制造业PMI走势对于未来的出口具有前瞻指引作用,从趋势看明年出口需求面临压力。

  如果将全球比作一个行业,在行业需求下行过程中,只有产品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存活,美国高科技引领生产效率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升级和属地化生产推动新一轮全球化。所以,最终的格局是G2,两者具有不一样的比较优势,同时体量又够大。对于中国而言,出口产品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赚取更高利润是未来出口公司面临的必修课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未来,这个也将是未来投资的亮点,属于中国的新出海时代来临。

  回望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了地产和出口(加入WTO),才有了我们20多年的超高速蓬勃发展。在今天这两个动能趋弱的情况下,我们的判断是经济总量将在长时间的间内处于较低速增长,新动能占比提升崛起之前,经济总体起色不大,主要以结构性增长机会为主。

  未来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引擎在哪里?毫无疑问,经济新动能就是以AI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今年市场的演绎只是开端,伴随2023年机构改革落地,金融、科技领域人事变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有关政策执行有望逐步加强。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项高技术产业的长期规划也陆续出台,“以进促稳”,未来在产业政策推动上有望进一步加码。正如人民日报年末发文,“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实现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结历次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最初的扩散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慢慢增长的两极分化;二是经济内部的断裂;三是新经济同旧的社会框架之间的断裂。这些分化的进程注定要动摇、挑战和改变制度环境。而我们现在的政府正在引导社会的制度环境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要,这是可以让我们乐观的地方。

  宏观层面,过去20多年的增长主驱动力地产和出口都在减弱,这是经济稳步的增长规律决定的,再加上外部环境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可能要较长时间处于相对低的增长环境中。高质量增长是我们的唯一解。2023年人工智能革命的爆发拉开了序幕,新技术革命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出海新时代将牵引我们走向产业升级,完成发展质量的跃升。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各行各业,以及行业内部的分化将成为常态,机会有,同时矛盾和冲突也会变多,要求我们有把握机会和应对挑战的准备。

  当下,我们正迎来人生巨大的机遇,人工智能革命,远超过去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机会就摆在我们的眼前。从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应用生态,到硬件升级,新的需求百花齐放,所有的产业将被AI重新刷新一遍,这是一个蕴藏巨大机会的时代。

  同时,中国也迎来新的出海时代,过去是低端制品的制造加工,比较优势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新时代,中国的出海在升级,2023年中国成为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国家,新能源、锂电也遥遥领先,并且很多完成了属地化的一体化,中国企业在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延伸,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外溢。

  与2023年的高开低走不同,2024年大家的一致预期都打在地板上,不管是从市场估值还是对未来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角度。我们应该做好总量低增长的长期打算应对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巨大机会正在徐徐展开,人工智能革命以及我们的新出海时代来临。分化是常态,在有机会的地方捕鱼才是线年,从“新”出发。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64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