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体育下载

ACG——中国文化出海的先锋阵地

信息来源:欧宝体育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05 20:37:46


  【编者按】ACG即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与Game(游戏)的总称。ACG文化在全球各地都有巨大的受众群体,并且用户群持续增长,年龄层次不断外扩。中国ACG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在出口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如今ACG已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本期《中国美术报》将从中国ACG行业在国外市场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出发,与业界专家一同探讨如何推动中国ACG行业在对外出口中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用ACG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将ACG行业打造成为一个长期高效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先锋阵地。

  第一部动画是1892年法国艺术家雷纳德用500张手绘稿创作的电影《可怜的比埃洛》;第一个电子游戏是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威廉·海根博士开发的一款名为“网球”的简单游戏;而最早的漫画则被认为是18世纪威廉·贺加斯的组画《时髦的婚姻》。其三者在出现早期,联系性并不强,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后却自发地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共生的文化圈层——ACG文化。这背后是因为动画、漫画、游戏有着诸多的共通性,例如产业的强交叉性、用户群高度重合、视觉呈现方式的相近等。

  中国ACG圈层形成较晚,20世纪80—90年代才慢慢的出现萌芽。由于用户规模小、行业体系不成熟,ACG文化一度被视作主流之外的“亚文化”。虽然早期的ACG文化影响区域较小,但却体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就如同冬日里蛰伏于地下的种子,静静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2006年,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推动我们国家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体现了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全力支持。正是在此后,中国ACG正式迎来了行业的春天,在产品的生产端和用户的需求端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泛二次元(主要指ACG)用户已达到2.7亿之多,而2016年至2023年这一个数字又翻了将近一倍,达到了5亿,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10%。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预测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也显示,截至2020年,ACG 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谓相当可观,从最开始的不到 1000 亿元,到 2020 年超过 2000 亿元,增幅超过了1000亿元,这都体现了 ACG 迅猛的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ACG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副主任金城作出了总结,他表示,中国ACG市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策支持,政府逐渐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很多具体的扶持政策,这些能自上而下地鼓励ACG产业创新和发展。其次,新一代创作人普遍具有更现代的专业背景和学习机会,技术、题材、叙事手法等方面不停地改进革新,创作理念也更为务实。新一代花了钱的人ACG内容的需求慢慢的升高,甚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身份都有各自的需求。而新一代创作者对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显然更为敏锐,也能够细分满足多种观众的需要,这是很重要的创作观念的进步。经过多年的浸润,整个社会对ACG的看法已发生改观,ACG产业不仅仅可以举办大型展会,还能与不相同的领域进行跨界合作,比如与娱乐、时尚、文化、科技等都有成功跨界案例。最近的“解救猪猪侠大作战”成为了消防、救援、反诈等多个领域政务号进行知识普及教育的教学现场,就是一次成功的ACG跨圈,这充分说明ACG已经完全成为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大众的普遍接受也使中国ACG市场的蒸蒸日上有了丰厚土壤。

  中国ACG蓬勃发展的这30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用三个阶段概括,分别是“引进来、赶超上、走出去”。在中国ACG行业发展之初,无论是动画、漫画还是游戏,国内市场主要都是靠进口日本和欧美的产品来满足。从第一部引入中国大陆的动画《铁臂阿童木》开始,大批国外热门动漫占据了国内的市场,诸如《灌篮高手》《七龙珠》《小神龙俱乐部》等,而国产动漫则显得十分萎靡。游戏方面,国产游戏起步更晚,早期中国市场完全看不到中国电子游戏的身影。

  长期依靠进口对本土ACG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对这个现象国家及时采取了措施做调整,一方面严格把关国外有关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国产动漫游戏的发展。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ACG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尤其近几年不断有高质量国产ACG精品推向市场,如动画作品《兔侠传奇》《大圣归来》《白蛇》《雾山五行》《中国奇谭》《长安三万里》等,游戏作品《仙剑奇侠传》系列、《古剑奇谭》《逆水寒》《永劫无间》《原神》等。

  国产ACG的崛起既是国家的推动,更是每一个中国ACG用户内心的期望。对此,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的CEO陈睿说道:“中国的动漫爱好者,其实内心是有一个愿望的,他们盼望把我们自己的动画、漫画做好,文化的传承不是拷贝,是每一代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种文化,当代年轻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演绎,可能跟专家学者眼中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认为正是这样它才具备生命力。”陈睿以B站热门国风动画《雾山五行》为例介绍,《雾山五行》是一部将中国水墨画和武侠结合在一起的动画,它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讲述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国故事。对此陈睿说道:“这部作品很惊艳,因为它属于那种既将质量做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又能够将中国文化很有特色地体现出来的作品。从2022年B站上的数据分析来看,国创动画的播放量已超越了国外的动画,这充分证明国产动画就是我们的用户,是年轻的用户喜欢的东西。‘90后’‘95后’这批用户他们在内心本能地更喜欢带有中国色彩的文化和内容的,它是年轻一代用自己的理解去演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生。”

  正如陈睿所言,中国ACG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但对于整个中国ACG行业而言,想要逐步发展,只着眼于国内市场或将陷入困境,走向海外才是一条不断拓展的道路。对于这一点,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现在讲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包括ACG在内的中国文化产品也面临扩大国内市场和走进国际市场两个方向。和很多中小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国内市场足够大,所以一些ACG产品若能够深耕国内市场也足以生存。但还有一些承载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作品,我们希望它们能在国际市场有所拓展,使ACG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例如,中国动漫集团出品的《彩虹宝宝》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其主人公露露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爱女童计划评选为“形象大使”,在全球进行推广,而这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中国ACG行业在“走出去”这条必由之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虽然有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无论是国家机构、各大相关院校,还是行业内的生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出海之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北京电影学院在推动中国动画“走出去”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并且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对此中国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向我们介绍道:“近年来,中国动画游戏在技术水平、创意和故事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也促进了中国动画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中国ACG人才的国际视野与帮助师生作品出海,线月,由我导演的全球首部8K超高清水墨动画短片《秋实》将一幅浓浓的中国风韵作品呈现在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展映银幕中,得到了柏林电影节全场评委与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无疑是一次新中国学派动画出海的成功试验。这主要得益于对影片全方位的创新探索,这里所谓的‘新’,就是运用技术的新、创作观念上的新,以及数字化全面取代传统的胶片工业的新。通过作品彰显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更多丰富寓意,这也是《秋实》首次出海亮相就可以打动国际殿堂级电影节评委与观众的原因。”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2018年,国产动漫《刺客五六七》成功入选被称为“动画奥斯卡”的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随后2021年,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也成功入围了此电影节。此外,国产ACG作品在面对海外市场的检验时也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例如《原神》《雾山五行》《永劫无间》《黑神话·悟空》《一人之下》等国产ACG作品均在国外市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国产ACG出海在先期的尝试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总体上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例如,不少在国内取得了很好成绩的中国题材游戏和动漫在国外却反响不大。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薛峰将这个现象称之为文化转译问题,他表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诸如诗词歌赋,在非中文文化体系中很多时候是很难被理解的。我们要解决的是民间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是如何让没有中国文化记忆的观众读懂中国文化题材作品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认清内核,找清楚产品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着眼点在哪里,并且进行归纳和提炼,再将其和传播载体相融合。对于动画游戏来说,这个载体可能是一个故事或者某些视听语言,而我们想传播的文化内核是要和故事的主题及内容融于一炉的。所以在这之中,我们的文化是要为故事服务的,只有讲好故事才能让人沉浸其中并产生共鸣,从而让我们的文化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海外观众接受。例如最近热映的《长安三万里》在这方面的处理就可以让我们探讨。从剧作叙事上看,影片中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学与故事剧情结构关系应该还有逐步优化的空间,“诗”与“故事”相互之间的融合能更加细腻,“诗”成为“故事”是发展和主题表述所不可缺失的动因,而“故事”则为观众构建出一个具象而生动的沉浸性情境,让观众从内心理解那些千古名句的情绪生成逻辑,以此来实现不同时代的价值共鸣。

  无论从行业的发展、国家的要求,还是人民群众的期望上看,作为以视听娱乐形式为载体的ACG行业一旦走向海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肩负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虽然国产ACG在海外市场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中国ACG想要占据国外市场的主流地位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想要将中国ACG打造成诸如“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韩国电视剧”这样的国家品牌式的文化传播阵地更是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孙立军从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给出了解答,他认为,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应对ACG行业出海的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包括动画、漫画、游戏等有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并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意设计、艺术表达、编程技术等方面的能力。2.产学结合:建立与ACG行业相关的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训,提供学生与实际在做的工作环境接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3.国际化视野:师资阵容国际化,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对不同市场和文化的了解,帮他们适应ACG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4.创业创新培养:鼓励学生参与ACG行业相关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可以在ACG行业的出海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款国产出海产品如何让海外受众接受并且买单一直以来是业界关注的重点。《永劫无间》作为网易的出海头牌产品之一,全球销量已达到了2000万份,并在国内外都收获了广泛好评。《永劫无间》的主美孙俊对于如何让海外用户既喜爱产品本身,又接受中国文化这件事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表示,开发组根植于历史,立足于中国传统元素,奠定了以东方美学为主的美术风格,同时加入中华武术、中华传统冷兵器等多重玩法内容。此外,还将亚洲各国诸多文化背景的人物形象融入到游戏中,让来自全球各地的玩家都能有一定的代入感。对海外玩家来说,《永劫无间》带来的不只是单纯中国风的视觉感受,更多的是切实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游戏体验,是只能在《永劫无间》里才能体验到的内容。这种以美学为骨架,以玩法魅力为血肉的机制,能让海外玩家深入领略到中华文化之美。其次,在画风选择上,24工作室也并没有走单纯的中国风路线,在产品研究开发初期还是参考了一些国内外的主流大作,将中国风与国际市场上较为流行的写实风格相融合,这也使得很多海外的玩家对《永劫无间》的人物和场景美术设计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GGAC作为ACG绘画大赛,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促进和引导ACG作品的创作上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刚结束的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其目的是推动创作者用ACG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GGAC的创办人林永民表示,“说到如何用ACG讲好中国故事,我自己觉得首先是需要尊重历史背景和文化和国粹传承,传播其好的精神面貌,将正能量的文化渊源传播至国际。《原神》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作为出海最火的游戏之一,其中融合着大量中国古遗国粹文化于其中,其中《神女劈观》的文化剧情更是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国粹京剧热潮,这是将中国文化很好呈现给大众的例子。在《原神》中其他场景的架构上,也参考了很多中国名景和古代建筑等元素于其中”。

  ACG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数字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诸如人工智能2.0时代的标志“AIGC”这样的新兴技术都将在ACG产品中得到运用,这将极大地促进整个ACG行业的发展。随国家的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强化、庞大用户对高质量作品的需求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促进,中国ACG也将为人类带来更精彩的作品,更会承担起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

  近几十年来,电子游戏行业蒸蒸日上,催生出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行业——概念设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系列和《星际迷航》系列的问世使概念设计的雏形随之诞生。艺术家根据丰富的想象力来创造出几乎完全“幻想”出来的形象,其中有大量的服装、角色、生物、建筑、载具、道具等设计。当时这些设计都是由各行各业的专业设计师们来完成的。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子游戏的诞生以及动漫的发展,它们当中很多概念需要被视觉化,例如电子游戏、动漫中的场景和角色等。因此概念设计的需求慢慢的变大,它逐渐从传统设计范畴中跳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哲学。概念设计抛弃了传统固有的设计规则,结合大量不同的时代感、科技感的材质,在视觉上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设计理念而产生了新风格……

  角色设计一般是概念设计的核心,角色是玩家与之互动最多的要素之一 ,伴随玩家游玩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最早的文字概念,收集灵感与参考,到后面的草图阶段探索,设计师们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讨论优化角色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

  不同的游戏风格类型所对应的角色也有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需求。从超写实到完全的风格化,各方面要求差异非常巨大。但他们都服务于一个核心目的——推动剧情发展与呈现概念观。

  对于角色设计风格,市面上风格化角色(Stylized)的游戏是占大多数的,这类游戏多为独立制作,移动端或者MOBA类游戏,从市场研发方面出发,这些类型游戏拥有相比来说较低的研发成本与周期,可以更快进入盈利阶段,而且本身游玩对平台性能要求不高,平台适用性好,更容易商业推广。加上这类型游戏的核心玩法机制很适合风格化的设计,因为它们本身并无复杂的剧情,所以不需要复杂写实的角色设计。今天玩家低龄化的趋势,更倾向于去玩玩法简单、容易上手、节奏快的游戏,所以各厂家大部分会选择它们。这些角色首先都有着夸张而简约的主要形体,因为此类游戏固定鸟瞰视角,每一个角色一定要通过突出的形体轮廓跳出背景以至于让玩家第一时间在游玩中识别出自己的操控角色,不会造成任何图像信息丢失的困惑。

  从艺术设计风格方面来讲,风格化的角色设计拥有更多,或者更广泛的受众群,角色本身更容易成为像商标(Iconic)那样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吉祥物。例如《超级马里奥》中的马里奥、《塞尔达传说》中的林克、《愤怒的小鸟》中的红色小鸟等,它们的设计拥有简洁的造型、相对较少的细节要求、明快的色块组合,以及夸张的表情与动作,很容易给人们留下整体的印象。

  另外一种大的角色设计风格类型为写实风格,这类设计风格一般被各大3A顶级制作游戏所采用, 例如《使命召唤》《刺客信条》《战神》《Cyberpunk 2077》《GTA》《Red Dead Redemption》《Last of Us》系列等。这类游戏多为有严肃的剧情、宏大的世界观、开放世界、第一人称视角、单人RPG等,它们拥有更长的研发周期以及巨大的研发成本。

  这类概念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游戏世界观,拥有最高的设计规范(Execution Level)。需要的设定细节繁多、考究严谨,其研发过程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制作一部好莱坞大片。例如《Cyberpunk 2077》中的角色设计为了1:1地还原游戏中写实的视觉感,角色从头到脚都达到了现实级别的细节程度,从毛发、皮肤的材质到身上所穿戴的各类服装与饰品道具都呈现出极高的细节要求。角色面部设计大都参考现实中的模特,有时为还原剧本中特定性格的角色,制作组会专门邀请职业演员进行脸部模型捕捉与配音,甚至由职业演员完全出演。

  总而言之,无论游戏需要什么样的角色设计风格,都是为了让玩家获得极致体验与亲临游戏本身所呈现的精彩世界中。随着娱乐工业的迅猛发展而迅速崛起,概念设计逐渐走入各大美术院校,与其他传统美术设计学科一样成为主流专业,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并将在日新月异的娱乐工业中大放异彩。■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6437号